帝教的修行以五門基本功課為主,亦以靜坐為號召,搶救原人,廣渡原人 ,期望教徒同奮身心並煉,性命雙修,首先獲致「砝病延年」之功效,如能一門深入,專修天道,可以立地成就仙佛,前途無量。只可借於短短十數年中,未見有同奮於靜坐上立下宏願,矢忠矢勤,毫不怠懈,進而以極大之魄力一以貫之者。

修道最忌貪功躁進,不肯腳踏實地確實而行,形成「修道者車載斗量,成道者鳳毛麟角」的結果,歸根究柢不外是因為「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的心理作祟。本教之靜坐完全不假絲毫人為力量與意識控制,全憑個人之氣機自然運化,修一己之真陰真陽、真水真火,自去栽接,自去調和。

因此有所謂之「四不」:

不守竅 -- 就是不執守於任何穴道之位置上。

不調息不運氣 -- 就是照常呼吸,該呼的時候呼,該吸的時候吸,不加以導引。

舌尖輕舔上顎 -- 而不是抵上顎。

不 執 著 於 某 一 處  -- 即 心 念 思 想 不 停 留 於 任 何 一 處 ,心 無 所 住,心無 所 注, 不管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放下,把心放下才能不想。

五、靜坐時盤腿不用力,身心自然放鬆 -- 靜坐時最忌心猿意馬,要做到無思、無慮、無色、無相、無心、無念、無人、無我、無天、無地,一切不想,一切放下,內心空空洞洞,才能一無所有,功夫是一點一滴,日積月累而成最大的要訣就是少漏而不漏』、『少斷而不斷』。

從《正宗靜坐基礎教材》到《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靜坐功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一個人的體質靈質不同,先後天因緣也不同,對靜坐的體會當然更不會相同,把握住大原則就不會出毛病,不可受人影響而亂了腳步 ,喜歡自我標榜的同奮要特別小心,氣胎無形、無色、無相,不可執著而生幻胎, 則危險矣!今日之修煉乃天上促成,不可貪天之功而不知感恩啊! (首席使者)

 

第六期 高教、師資班 聖訓錄 P194~195 摘錄  

 

 

arrow
arrow

    正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