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執筆:王光我\民國一○四年八月

影音:

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0uZ0cYL9iCkTUVTS...

九十、帝門同奮面對喪葬禮儀應有哪些認識?

01女性未婚不能稱夫人:

「夫人」是對女人結婚後的尊稱,女人未婚而逝只能稱「女士」。

古人「父母在不言老」,家裡還有尊長在時不能自居為「老」。所以女人去世時家中還有尊長在,不可稱「老夫人」,如果先生還在更不能稱「太夫人」。只有先生與尊長都不在時才可稱為「老太夫人」。因此如果看到40歲的亡婦被稱為「老太夫人」,或是70而終的婦人被稱為「夫人」這都不足為奇,因為她們的背景不同所致。

清朝咸豐皇帝駕崩次日群臣跪稱慈禧皇后為「太后」,在此之前她是慈禧皇后。

02助念與臨終接引的差別:

助念經由聲波與念力的作用可以提聚亡者的能量,指引他往生善道。但如果亡者生前無修,靈識中的法性種子沒有昇起,則不能引發作用。

師尊說「生前不修,死後即無能為力」主要是他們心靈中的善根沒有發起,缺乏感應共振的條件。

天帝教為了救渡這些無依的性靈避免祂們淪為劫運的種子,特別設立了天安太合道場以為普濟幽冥陰陽同修的道場做為協護祂們超越陰陽的法舫,目的就在化減劫氣增強正氣做為救劫的助力。

除了助念有助於協護亡者歸向正道之外,臨終接引更能直接提引亡者超越陰陽,依接引者的修證與感應層次協護他們進入上道,如果亡者的善根發起,可以據此而漸次提昇。

靜坐班結業的同奮都具有救劫使者的身份,只要真修實煉有信心有勇氣,在面對生死之際都能產生引渡與協護的功能。

臨終接引是天帝教救劫使者特有的功能,在天帝教修行有成的同奮,不論有無教職,不論是否擔任神職,只要參與法事都能群策群力產生救拔的功能。如果不能到現場參與法事,在廿字真言匾前面唸經或唱誦真言以之迴向都能產生效應,但以感應的角度而言,在現場持誦所產生的實效較為直接。

教內主張神職人員擁有「法權」,所以認為某些儀式一定要有神職人員主持才能生效,這種觀念主要在於防止有人狂妄自居擾亂法統引發糾紛,但是神職人員有時分身乏術不能在同一時間兼理多樣事務,所以在基層之間大家同意神職人員可以「委託」或「授權」適當的人員代行法事,但其成敗得失仍由授權人自行承擔,不能推卸。

03民俗認為喪家帶煞,所以家中佛堂應該遮神。此一觀念是否得宜?

民俗認為喪家不能進宮廟,也有人主張喪家在治喪期間應該「遮神」,將祖先牌位及仙佛神像以紅布遮蓋,理由是防止煞氣沾染神佛,這是極為錯誤的觀念。

亡者在初喪之際心性迷惘六神無主,最需要靈界的救應,此時進行遮神不論是否對神佛有無保護作用,對亡者的求助的心性都是一種傷害。宮廟是居民的信仰中心,神祇應有通天達地降福避禍的功能,如果自己不能避免亡者之煞氣,就不必信其有能,這種宮廟不拜也罷。

祖先對於子孫的作用一在庀佑一在接引,如果此時覆蓋紅布則於此一意義完全違背。此時將祖先牌位用紅布遮蓋,則代表祖先迴避亡者不願接見,這更是違背倫常的作法,除非亡者犯了十惡不赦之罪否則祖先沒有不見不接之理。

民俗將亡者的神牌祭拜一至三年之後再進行合爐的作法,主要在讓家人以「漸次割捨」的心境慢慢調適對亡者的依念,最後再以合爐的方式讓亡者進入祖先的世界,依此而療癒家人的不捨,主要目的在讓活著的人慢慢適應親人離去的現實,不是因為亡者有煞氣不能見祖先。

04莫叫亡者保佑生人:

本省習俗,治喪期間有人來弔唁時,家人會對亡者說「某某人來拜您了,請保佑某某人健康發財等等」,這是陷亡者於不義的說法。

亡者臨終身陷陰陽交界,正在需要救援之際,每遇有人來弔,家人就要亡者保佑對方,這對亡者而言是多麼沉重的負擔。相傳這個習俗沿自日據時代,日本人相信人死了都會成為神仙,所以才會請亡者護佑活人,實際上這種要求極不妥當,比較合情合理的說法是對亡者說「感謝某某的關懷,我們感恩他、祝福他」,感恩與祝福才是最適當的回應。

05切勿在亡者靈前爭論事情或讓有嫌隙之人前來弔唁:

臨終一念影響去處,人死之後耳識的功能並未完全消失,應該避免讓與亡者有宿怨者登門弔唁,以免激發亡者的嗔恨心,防止因為嗔恨心的引導而淪落惡道。光我曾經親眼見到被放置在冷凍櫃內的亡者,於生前坑騙他的同業到場奠弔之後整個眼臉變型狀極憤怒的樣子。有些喪家會在亡者靈堂談論家事甚至爭論財產分配之事,這會讓亡者牽掛世事離不開人間。

當然,在亡者初終之際有高功大德者親臨弔唁對於亡靈與生者皆有實質助益,如果家屬之中有真修實煉者,在血緣與靈系的感應之下,由家屬親自唸經祝禱的效果勢必大於迎請外人協護。

附錄:命終之後耳識功能仍然存在的經驗記錄

摘自前yahoo部落格<廿字氣功光我研究室>

老同奮叫光籌樞機「阿籌仔伯」,他小我兩歲,我叫他「籌也」。他的肝功能不好,但心地很好;臉色黑黑的,穿著道袍時正氣凜然。

負責首席使者的道務工作,是全教道務禮儀的龍頭。他為天帝教鞠躬盡瘁時我正奉派駐守天安,於公於私我都必須親臨探視。

教院與家人商議,決定喪禮就在自家院子舉行。

痛失英才,老同奮不斷到訪,親屬一再淚灑庭園。

從悲慟中醒來,家人勇敢面對事實。擦乾眼淚,他的女兒對著我們說:「阿貝,我們去逗逗老爸!」

掀開冷凍櫃上的毛巾,她對著冰冷的遺體說:「老爸來笑一個!」籌仔伯的嘴角輕輕的牽動了一下。女兒繼續撒嬌:「再笑笑,這樣還不夠」。籌仔伯笑得更明顯了,嘴角向上揚起,清楚的看到兩側嘴角露出的牙齒。

老我像往常一樣,對他輕呼:「籌也,加油」。仿彿看到他眼睛眨了一下;這是他的招牌動作。

光傑樞機忍不住說:「阿籌啊,邁夠ㄍㄧㄥ啦,休息吧!」

阿籌慢慢合上嘴,嘴角留下一絲笑意,一如生前。

聖凡平等,天上多了一位助手。

每個人都有在睡夢中被聲響吵醒的經驗,臨終之後的耳根作用似乎停止,但耳識的功能卻因人而異。許多死狀驚恐的亡者在經過祝禱、開示、持咒、誦經等儀式之後臉部的表情明顯轉變,這種狀況顯示人體的有形組織之外另有一個超越肉身作用的感應功能存在,這就是天帝教靈體醫學所說的「和子」功能。師尊說靜坐不在肉體下功夫,指的就是性靈的鍛煉,因為不在肉體下功夫所以功夫會在肉體之外成就。

和子感應才是「無形應化、有形配合」的基礎。如果沒有和子功能的耳識運作,部隊的起床號叫不醒熟睡中的士兵,作戰中的兵將也不會因衝鋒號的激勵而奮勇向前。平生所學在臨終之際會影響和子在靈界的層次。

06安靈與引靈的必要:

喪家在處理亡者後事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通常都是在慌亂無依不知所措的情況下聽任親友長輩或殯葬業者安排進行,其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亡者遺體的安靈與神牌位的引靈事宜。

一般情形都是殯葬業者依據亡者姓名算好「生老病死苦」五字循環之後寫下神牌位放到小靈堂就進行奠拜儀式。

這個過程最糟糕的就是沒有進行安靈與引靈儀式。

亡者斷氣之後面對從所未遇的陰陽衝擊大多六神無主,此時因為耳識尚未消失因此還能聽聞外界的談話,宗教界的朋友知道這個道裡所以有臨終開示以安其靈識。天帝教的同奮因為生前養成的習慣只要聽聞廿字真言就會心神合一念念專注,與宇宙總咒的無形能量和合運化。但是幾十年的生命過程中我們的魂魄還有一些執念無法完全捨離,所以除了肉身的安置之外還需要一個依附的標的做為依止,因此而有引靈於神牌位的必要。如果沒有安靈,亡者不能安於當下,如果沒有引靈,神識沒有去處,不知所終而無處安立。雖然知道有人來對著神牌位奠拜,但是殘餘的魂魄沒有被引領到神牌位,奠拜的儀禮與魂魄的處境不相應。

亡者的神牌位不是葬儀社寫了就算,必須進行引靈法事使亡者的神識有所依憑,此後的上香禮拜奠祭祈禱才有意義。

光我任職天安期間協處過多次的喪葬飾終法事,從累積的經驗中領悟出將亡者神識引入牌位的重要性。當時以結合「黃表蓮花」的授予儀式對歸空的同奮實施協護,這個法事曾經獲得維生首席在開導師會議上宣佈「經過師尊師母無形認可」,這個儀禮應該可以成為帝門特有的法事,可惜在天安神職傳到第三代時因故中止。事後我曾當面請問維生先生為何同意那位開導師的提問,而同意停止黃表蓮花引靈?他想了一下後回答「這個法事不是人人都能承擔的」,我知道他對當時那位開導師提問「能否停止蓮花引靈」的貿然同意有點後悔,但話已經說出口不能更正,就這一句話毀了天安太和道場前面兩任開導師多年的辛苦經營,我當時輕描淡寫的回應他說「您的回答真讓我佩服您的機智」。我很清楚的知道首席之所以同意當時那位開導師的提問背後的因素不在於他能不勝任的問題,而是他根本沒有承擔這種「以仁與慈而治幽厲」的信心與勇氣。

07大體火化之後的神牌位處理:

有兩種做法,一者迎請回家祭拜至對年或三年之後後與祖先合爐,合爐時將牌位火化取其餘灰並三隻香腳與爐灰置入祖先香爐,將亡者名字寫入祖先神龕。一者家中不便祭祀者在焚化大體時將牌位火化,以黃表紙包好灰燼後置入寫好亡者姓名及生歿時間的紅包袋內,貼在骨灰甕上面一同進塔祭祀。

08參加喪禮應該注意維護現場安寧:

<守本份>

摘自前yahoo部落格<廿字氣功光我研究室>

教院主導的飾終典禮,同奮從各地趕來,場面很大。

帝教的典禮儀式隆重,法事莊嚴,家屬與親友皆表感激。

公奠開始了,來賓就位,同奮暫退到場外,等待列隊送別。

場內行禮如儀,場外各自寒喧。

同奮忘情談笑,好像參加廟會。

吵雜的聲音壓過禮堂的麥克風,原本肅穆的會場開始失控。場內生平簡介時幾度被同奮的聲浪壓過,致詞的來賓一再皺眉頭。家屬站在孝眷席上向外怒目凝視,剛剛架構起來的功德法喜迅速消逝。

不滿與憤怒的表情逐漸出現,恨不得把這一群白目又猖狂的野人趕離現場。

一場又一場,一次又一次,在不同的場地上演。

在不同宗教的聚會場所,天帝教是最吵雜的一群。

09不要給喪家添麻煩:

治喪期間諸事煩雜,沒有經驗的人家會忙到心力交瘁,參加喪禮切記不要給喪家增添事端。

有一年參加葬禮後,佐事同奮拉著我到接待席上領餐盒因為我的行程最遠,知道我持素他好意不讓我挨餓趕路。

我看到一個人一次拿了十幾個餐盒之後才離開,正在納悶他是哪個單位要拿那麼多?旁邊的人跟我說在某教院煮飯,今天來參家喪禮不能做飯,所以要拿飯盒回去教院給人當中餐。

附錄<知進退>

摘自前yahoo部落格<廿字氣功光我研究室>

在另一場喪禮上。

儀式結束前,孝家請司儀宣佈:「在附近某餐廳備有散福宴,請親友隨緣」。

這是給遠程親戚準備的便餐,名為散福是讓親友分享亡者的福份。以同奮的立場而言,我們於此無涉,除非你為喪家主理喪事。

不知道喪家提供這一餐的用意,聽說有飯吃,同奮們相互邀約成群而往。

狀況超乎預期,場面很尷尬,連續增桌二次,好像吃喜酒。

為甚麼把自己的方便架在別人的不便之上?這是失禮還是逾矩?

10面對不同姓氏的多位祖先最佳的侍候方法:

靜坐班結業之後,我們都具有「救劫使者」的身份,只要認真修煉,對有形無形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有同奮問我「家中的祖先有不同的姓氏,因為靈系不同,無從整合,雖然分別設龕祭祀還是感到不平不和,很困擾」。我回答說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別的地方即使大費周章還不一定擺得平,但是發生在帝教家庭你只要一句話就能解決,同奮大感驚訝急著問我如何處理?我一個字一個字的說出「天帝教弟子某某某以救劫使者身份奉請堂上先靈同為廿字護法」。

先靈之所以不平,因為祂們分門別類各有所執而常生計較,你現在以救劫使者的身份奉請祂們同為廿字護法,祂們具有同樣的身份只要各自努力就能有所成就,也就不會有所爭執。你每天上香時恭誦廿字真言迴向,祂們各自領受之後向天奮鬥,有了努力的方向就不會在人間爭香火爭供養。

濟世救人從救渡自己的祖先做起,每天上香時誦唸廿字真言迴向,協護他們奮鬥,這才是「自救救人、體天行道」。

11開導師「法權狀」的去處:

那天我到台中看朋友,車子停在一個回收場的鐵絲網外面。下車時不經意的往場內瞥了一眼,就在那個當下我被一個熟悉的物件給吸引住了,那東西在雜物的覆蓋下只露出下半段,但它對我而言真是再熟悉也不過了,那是一個經過裱框的「天帝教開導師法權狀」。

天帝教很重視法權,它是權與名的象徵,雖然我知道它對某些不事進修只愛循名逐利的人而言了無實義,但大多數人對它保持敬畏的態度。開導師的辦公室內除了宗主、師尊聖相之外,任命狀與法權狀都是不可或缺的標誌。

在一堆雜亂的廢棄物中看到不該出現的「法權狀」,我無意去詳究是哪位開導師的遺物,想他必然已經往生才讓生前最重視的證件淪落荒野。

「法權狀」在頒發之前必須經過人間用印與無形加持的程序才能頒發,當事人歸空之後被任意棄置,想必有其因緣。

法權不是空名,以實力為依。法權的執行必須以「法」為依據,如果不依法,那就是濫權。濫權之事,威德不足鬼神不服,其後終有殃報。

我在成功嶺擔任砲兵指揮部副指揮官時,某日忽然有值日官匆匆來報說是師部有一軍官來到,直接下達指令謂「貴單位的彈藥庫失火」,他要看我們怎麼處置?我走到戰情室看見一位司令部新來的軍官對著戰情官比手劃腳,意思是要看我們怎麼調動部隊處理。我對著拿起電話準備通知戰備部隊集合的戰情官大喝一聲「慢著」,然後對著這位年輕的上級軍官說:「您現在下達的是狀況推演,還是實兵測驗?」他說是狀況推演。我說如果是推演那咱們到兵棋室就可以,不必調動部隊,而且下達演習命令之前你要出示核准的演習通報,否則這個命令無效,我也可以舉報你違反部隊指揮程序。他當場愣在那裡隨後改稱要做實兵測驗。這一來讓我更生氣,問他「我有好幾個彈藥庫,失火的是哪一座?」他答不出來。我說如果是實兵測驗,你必須先到達彈藥庫,在庫房上面貼上「縱火」標誌才能下達測驗命令,否則就是違規。看著他面有難色的窘狀,我對他說你既沒有親自或派人到彈藥庫貼放失火標籤也不知道彈藥庫的位置或編號,甚至連實兵測驗的派令都沒有,以你這樣的狀況我現在就可以拘捕你。他聽後連連喊聲「老哥,對不起」然後快步離開。

「法權」指的是依法執行的權力,有權力就有責任。宗教人員如果言行逾矩站在台上比手劃腳那就不如法,要當心「鬼神不服」。

我派駐天安太和道場期間,有一位老同奮穿著某宗教門派的服裝來到工地現場,說是要檢視工程。工作人員來報之後,我從辦公室看到正在施工的場地旁邊,那位自稱是極院督理院的同奮雙手揹在背後,正在一旁踱著步子。老遠一看就像港劇裡面清朝宰相劉羅鍋的岳父八王爺走台步的樣子,心中覺得有氣,這是哪一門子的官架子?找人請他進來辦公室,直接問他今日所為何來?他說來檢視工程。我問他可有派令?他說是隨機檢驗。我反問他說督理院沒人管了嗎?知道他答不出來,我直接告訴他督理人員的工作權來自首席的賦予,未經申請核准之前不能擅自行動。我請他回去拿了派令再來,他紅著臉悻悻然的離去,此後沒有再出現過。

法權必須依法而行,違法濫權鬼神不服必有殃報。

12另一種型式的法權運用:

朋友的小孩到台北讀書,租屋在一棟大樓裏面。隔壁房間住了兩個特種行業的女子,她們晚出早歸本來互不干礙,但是從某一天起她們把自己的臭鞋子堆放在相鄰的兩個房門中間,而且很明顯的故意靠近朋友小孩的門邊,每次進出都讓人覺得被侵犯。

朋友問我:「以你的立場,如何處理這件事而不起糾紛?」我說:「我劃一道符來幫你搞定」。

劃好後我交代他的孩子:「把它貼在走道的牆上,靠近你這一邊的位置」。

幾天後他打電話告訴他老爸:「王杯杯的符有效,隔璧把幾雙臭鞋子都收走了。」

朋友問我這符怎麼劃,我說:就寫幾個字「廢棄及回收物放置處」。字尾加了一個箭頭,朝下。

13託人轉交奠儀或訃聞的禮儀:

奠儀是給喪家讓他們向亡者致奠的費用,如果不能直接面交或電匯而拿現金裝在奠儀套內請人代為轉交時,很容易遭人白眼。民俗上只有喪家才收奠儀,直接拿奠儀幫人接轉會被視為不吉。所以思慮周詳的人會將奠儀包好後裝在信封套裡面再請人代轉,這樣讓代轉的人沒有罣礙,他不是收奠儀只是拿著信封代轉而已。

喪家將訃聞託人轉交也是一樣的道理,受託的人只是代轉而已,將赴聞裝封,讓受者自行開封,表示這跟代轉者沒有關係。

arrow
arrow

    正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