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門點燈錄(四)  Pdf下載

執筆:王光我\民國一○三年七月

廿二、靈體醫學與天人炁功的「共通介面」是甚麼?

「和子與電子」是天帝教靈體醫學的重點之一,它們是生命體裡面「無形最初始」與「有形最基本」的結構。

「和子」是先天的無形能量,以投注的方式進入人體。「電子」是後天的物質能量,是組成有形肉身的最基本結構。

教內相關的研究報告指出:男女兩性「精血」結合之際,即有無形能量依雙方因緣,開始關注母體(產生影響?),準備在適當時機進行投注。而其有形能量的運作則在母體內依據「體質、遺傳、營養、情緒、健康條件、生活環境」等各種因素發展。換句話說:「父精母血」所建構的是新生命的有形物質狀態,但在其感應結合之際即已引動無形精神層面的關注。

天帝教教義「新境界」說:胎兒出生之際,即將其附近廣三立方丈垂直以內之和子引入其大腦,完成無形有形的應化,是為生命進入世間的開始。此時所指「附近廣三立方丈垂直以內之和子」是指無形在此伺機進入人體的能量,是從無形應化而來的,不是出生地週邊本來就存在該空間的能量,如氣流或物質、化學污染等。但根據實際經驗得知,在無形能量進入人體之時,如果受到突然而來的「風、雨、雷、電、音、訊」等的刺激,則確實會對新的生命體產生影響,所以胎兒出生之地的安全維護不可忽視。

無形的和子能量與人體感應之後,以三分之一的能量進入人體,稱為「小和子」,其中的90%據守在腦部,10%則進入軀體。其駐守在人體之外的三分之二的和子能量成為人體「感應與連結」無形的層面。這個與無形連結感應的三分之二和子「記錄並儲存」人生的業績,在肉體生命結束後,結合從人體解離而出的和子(小和子)的訊息,成為亡靈感應靈界「落點」的依據。

天人炁功原名「精神治療」,它的功能從「精神層面」起動,以喚醒和子(小和子)的靈覺為前題。靈體醫學與天人炁功的共通介面就是「和子(小和子)」,而其作用則包含靈體(診心)與肉體(調理)。

天人炁功的「金光、金針、靈丹妙藥」,對應於無形能量和子(小和子),都與靈體醫學所說的「精神」層面相關。執行天人炁功之前的祈禱親和,乃至下手之際從頭部起始,都與和子(小和子)的存在功能與分佈狀態有關。

人體之內的另一個最基本的物質成分「電子」的「修復、調整、補充」除了精神治療之外,則可以從飲食、醫藥、運動、日常修煉、廿字禮拜法等方式處理;天帝教另有一個處理的方法,就是廿字氣功。

十年以來,筆者從廿字氣功協助25.000人次的調理經驗體會,它對生命的基本結構「電子體」,乃至由電子體延生的生命組織都有調理的功能。執行的時候,從病灶位置或其相應部位直接貫氣,效果明顯。但受社會傳統觀念之影響,貫氣的接觸點僅以人體背後脊椎督脈一線為限。依據筆者與第二任首席維生先生的默契,為維護天帝教天人炁功的傳承與應用,師尊交付筆者的「廿字氣功研發」盡量避免在教院實施,所以廿字氣功選擇在教外默默的協護眾生,但它的根源是廿字精神則早為天人之間所共認。

師尊曾經指示「靈體醫學」的研究要設在「天人炁功」之內,因為天人炁功的施診,從人與人的「信任、理解」,到人與天的「親和、祈求」,以至無形能量的「傳輸、調理」都是以「和子→小和子」為介面而運作。

和子(小和子)的振動頻率接近時,人際之間的親和,人天之間的感應程度都會提高。生命體的靈能振動愈接近宇宙中心點時振動頻率愈高,未經修煉的靈能企圖接近宇宙中心點時,會被高速頻率振盪激化而解體。

積聚在頭部的和子(小和子)的能量展現以「眼神」為表徵,遭受陰界能量入侵時,眼瞼會出現黑點,如果相連成線,表示受害情形嚴重。和子(小和子)離開人體時,眼睛的瞳孔無力聚集,瞳孔放大表示無形的精神能量消散。

 

廿三、你知道「煉元神」與「修封靈」的關係嗎?有人教導學員:「煉元神時要鼓動身體、震動內氣」,這個方法對嗎?

天帝教的修行次第是「培養正氣→鍛煉元神→成就封靈」。

煉元神是急頓法門「修封靈」的必要條件,也是必經路線。

師尊在世時最喜歡題的一句話:「創造人間樂土、成就立地仙佛」,就是緣自此一急頓法門修行次第的總結。師尊為甚麼敢言成就立地仙佛?因為救劫的時機迫在眉睫,而無形倒裝下來的仙佛又不夠應用。師尊在<天人學本>裡面透露,一炁宗主在黃山期間,眼看劫運當頭而自己無力救劫,無法達成當年以無形古佛身份降世救劫的志願,因而自寫血書向無生聖母請求回天歸位。師尊以無始古佛、三期主宰之身下凡濟世,在一炁宗主證道之後,面對劫運,其有形無形的壓力實非吾等凡夫所能想像。所幸先天天帝教奉准在人間復興,復蒙 上帝傳示急頓法門,讓歸入帝門的原人有機會修煉封靈,參與救劫的行列,所以師尊才會題示「成就立地仙佛、創造人間樂土」。

成就封靈之前的元神的修煉有許多層面,五門功課乃至甩手、廿字禮拜,都與此相關。

師尊最早傳授「煉元神」的方法是在台北始院與台南市初院這兩個教院的親和集會上,時間在民國七十八、九年之間。筆者當時擔任師尊侍從長,依現場所見,老人家在兩次示範教學之際,講述的重點在於「承接天地正氣在丹田溫養」。從默念廿字真言接氣進入丹田溫養,到從盤腿的腳底排出餘氣,都沒有「鼓動內氣」與「震動身體」的動作。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十三日首席正法文略導師的聖訓提示煉元神的步驟是:「扣手印之前,(默念廿字真言接引正氣)用鼻吸氣送入丹田,吸氣要慢、勻、深。氣在丹田溫養一會兒,用鼻吐(呼)氣,並意念在丹田溫養之氣,慢慢從丹田而下,分別貫穿雙膝從腳底湧泉穴而出。如是做法連續三、五、七、九遍。

在人體的生理結構上,丹田與兩腳的湧泉穴之間沒有直接連結的路線可供丹田餘氣貫穿而出。但如同「煉氣士」可以將胸肺呼吸之氣導入丹田的道理一般,人體的經絡氣脈有相互連通的功能,人在修煉至「靜極」的層次時,全身的氣血可以在「意氣合一」的環境下隨意傳導,湧泉穴如同人的鼻孔,具有雙向功能,可以出氣、也可以入氣,它是人體「腎經」運作的起點,也是靜坐扳腳排濁氣的出氣點。

從人間「元精、元氣、元神」的角度來理解,「元神」就是人身肉體的「凡靈」,祂與天上的「原靈」相對應。「原靈合體」對於修煉元神有密切關係;煉元神則是修「封靈」的基礎。「煉元神」之所以能夠「修封靈」則與「默運祖炁」的加持有關。

許多同奮雖經多年靜坐,仍然無法體會「默運祖炁」的要領與方法,在進入無為法的最重要關頭上,無法接運祖炁。師尊知道問題出在同奮的正氣能量不足,缺乏感應祖炁的基礎。於是傳授同奮在靜坐中,接引並溫養「正氣」用以感應「祖炁」的方法,並稱此法為「煉元神」。煉元神的原始用意是讓同奮得以充實正氣,順利的進入默運祖炁的層次,並進而發揮「原靈合體」的功能,以修煉封靈。

當年傳授「煉元神」的功夫時,老人家是天真流露,沒有規定學習的對象,只要是經過一百天靜坐班訓煉的同奮都可以鍛煉。但是時至今日,則有諸多限制,只在複訓班乃至傳教傳道班才予以示範(不是傳授),而負責講解的講師則依各人心得進行發揮,沒有人負責檢驗審查,因此差異頻傳,同奮們務必慎重理解,以免遭受訛傳。

天帝教的靜坐心法,「不在肉體下功夫,絕對不用絲毫人為的力量」。「煉元神」是靜坐進入「默運祖炁、扣手印」之前的最後動作,它是自然無為靜坐、急頓法門的經典之作,要領在配合「原靈合體」之後的「聽其自然運化」,如果在進入無為法的最後動作「煉元神」還要鼓動丹田做震盪的動作,那就與師尊所說的「溫養」要領完全背道而馳。

煉元神可以治「漏相」,讓肉體凡靈不為世間的「欲望、虛榮、妄想」所矇蔽,雖然是「藉正氣」以「煉元神」,其鍛煉的層面在「神」不在「氣」,根本不必經過「鼓氣震盪」的煉氣過程。

元神之源,就是教義裡頭所講的和子,和子即是元神的種子,元神不經修煉即是毫無防備能力的陰神。

摘錄教內相關資料以供參考:

一、鍛練元神的方法,可使凡靈元神逐漸增強,一旦修煉成形,能有與肉體形態相像的面目出現於身外之身,在無形發揮應化力量,加速封靈修煉的成長。

二、煉元神可以避免出陰神,同奮在光殿打坐,透過光幕的作用可以把元神投射到金闕殿堂中,與 上帝的光融在一起,而感動昊天正炁的加被,發揮無形應化有形的力量。

三、唸皇誥與寶誥,因為念力與諸天不斷親和,無形中就能加強元神的力量。

 

廿四、鍛煉甩手時候,你是「提肛」或是「夾肛」?攀緣教外的「虛實」之說,對命功鍛煉有益嗎?

  師尊傳授命功鍛煉,俗稱甩手功,相對於無為靜坐而言,它是動功,也是有為法。為了提聚內氣,所以提示同奮要「提肛」。提肛的要領在於「提」字,是「運用念力」以小腹丹田之氣將肛門之勢向上提聚,可以集結身上的「氣能」形成氣場,有助於雙手甩動時帶動內氣的運轉,藉由默念廿字真言接引天地正氣去補充調合身上的氣機,讓身體充滿正氣。命功鍛煉的功能可以防漏止妄,如果正氣充滿則沒有漏意,不會向外尋求意念上或生理上的滿足,也不會起心動念去追逐虛榮以逞其妄想。天帝教的命功鍛煉用以支持自然無為靜坐,雖然是有為法,卻是一種「真實不虛」的修煉功夫。

「提」字的用意是由上(丹田)向下(肛門)提拉,使丹田之氣與天地正氣在人體融合,借其溫養之功而轉化調理全身之氣。

如果講師在課堂上告訴你將「屁股」夾緊,這還只是最粗淺的錯誤,因為繃緊的「屁股」無法帶動氣能的流轉。如果講師要求你將「肛門」夾緊,這更錯植了「提」字的內涵。

學習命功鍛煉,能提的是「丹田之氣」,所提的是「肛門之勢」。將肛門之勢向上拉提,用的是丹田的氣力,因為丹田在上,肛門在下,氣由上面將下面拉起,這叫做「提」,如果由兩邊向中間收緊,就叫做「夾」,肛門夾久了,會壓迫神經血管,造成氣血瘀積,如果不予疏通,會形成痔瘡,乃至造成大腸急躁,影響生理。

  最近有人在課堂上教導學員,甩手時要「上虛下實」(或上實下虛)。這種講法也不是師尊所傳,師尊傳的命功鍛煉是真真實實的修煉功法,每一個步驟都是真實不虛,沒有虛實之分。師尊在天人研究學院對學員講:「我過去傳給大家甩手,對我們的坐功有關連」,「我們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這個就是同時修煉急頓法門,就是立地成就仙佛,不要再像過去前人這樣子艱苦奮鬥」。

「虛實」之說來自古傳【達摩易筋經】及【八段錦】等功夫,雖然修煉這些法的人說:「虛則空靈自在,實則穩重剛健」。但以天帝教的修煉方法,承源於急頓法門的應世精神,在現實環境中大可不必浪費時間去附庸虛實之說。「太和之初乃為廿字」真能執持廿字大道,則色身的虛實之說盡成多餘。易筋經或八段錦雖有健身之功用,卻沒有煉神的條件?明知帝門甩手對煉元神有直接利益,你還要虛耗時間拿它的「十六訣要」從虛實之說去對應體驗嗎?師尊說自然無為心法不在肉體下功夫,既然掌握命功鍛煉的要領,還要回頭去攀附民俗功法嗎?

筆者早年兼任師尊課程助教,靜坐與甩手的示範講解大多由我擔任,遇到同奮反映的疑慮問題,我必親自向師尊求證。命功鍛煉不必沾染虛實之說,除師尊(含無形聖訓)所說要領之外,一切但以自然為要。如果攀緣古人的訣要,我們會走回「漸修」的路徑,枉費「急頓」之實。

台灣地區早期的農村用水,以手搖幫浦(俗稱水搖子)抽取地下水,借由幫浦的「把手」上、下「提、壓」,以汲水應用。汲水的時候,不論是上提或下壓都要用到實力,沒有虛力可以取巧,這個動作用在人身上就是甩手功。雙手如同幫浦的把手,上下之間所用的都是實力,沒有虛的動作。

 

廿五、靜坐時,你是「扳腳排濁氣」或「扳腿拉筋」?

師尊教我們排濁氣的要領是「扳腳」,扳動的是「腳背、大腳趾、二腳趾」與「腳底的湧泉穴」,沒有叫我們去拉動「腿筋」或脊椎。

拉筋是一種運動,它與靜坐不相干,不必在靜坐中逞強。

為甚麼要扳腳?為甚麼要甩手?因為維持人身運作的動能來源就在人的手腳四肢所帶動的運動。飲食呼吸可以提供人體必要的營養、能量,但動力的根源則在手腳四肢的運動刺激。四肢運動產生的能量經由經絡、神經與氣血的傳導儲存到全身,包括所有的臟腑與肌骨神經等組織。人在靜態或睡眠時間,身體所需要的運轉能量就是來自此一儲存的能量。古人說「要活就要動」,因為運動帶領全身氣脈的活絡,從而增進臟腑、骨骼、神經、血管、淋巴、汗線等生理組織的功能。

人體有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大腸、小腸、膀胱、膽、胃、三焦)加上心胞,共稱十二臟腑。連結它們運作的機制就叫十二經絡。這十二經絡有六條從手上起止,有六條從腳部起止。運動手腳可以對這十二條經絡產生充電與排濁的作用,增強臟腑的運作,乃至依其通行路線對人體的各部相關組織產生激勵作用。

人是直立型的動物,除了睡眠時間之外,人身的濁雜之氣向下積聚是很自然的事。末稍神經功能衰弱的人即使是在平躺的情況下,氣血無法到達腳底或無法從從腳底回流,也是常有的事。

加強手腳運動可以刺激神經,將身上的「濁雜」之氣從腳底乃至全身毛孔汗腺排出,但是隱藏在體內深處的「陰寒」之氣很難藉由淺層運動的方式排除,因此利用靜坐環境的安穩與深入條件,配合默念廿字真言乃至貫念師尊法相的功能,從身心深處將此陰寒濁雜之氣從腳底排出。

排除「陰寒濁雜」之氣的原理可以從「大腳趾、二腳趾」與腳底湧泉穴的行經路徑去理解。雙腳的大腳趾與二腳趾分別是人體的脾經與肝經循行路線的起點,腳底的湧泉穴則關係腎經的運作。腳的運動產生動能,從這三條經絡向上對人體傳導,再分支到身體各部,儲存成為動能;靜坐的扳腳動作對此作用有益。貫念師尊法相乃至默念廿字真言有利於心性的導向,按摩膝蓋則有助於關節組織的疏通,對「陰寒濁雜」之氣向下排除有利。

扳腳時注視的二根腳趾,分別是大拇趾的脾經、第二趾的肝經,還有從腳底湧泉穴拉開的腎經,這三條經絡從腳底向上到達肩頸與頭部。透過旁支結構的推送,帶動肝、膽、膀胱這三條從頭部向下走的路線,形成上下循環,因此帶動全身氣能的運行,藉此將隱藏身上的陰寒濁雜之氣導出,從腳底排除。

扳腳時將大拇趾與二趾以及腳背向上扳,正是引動脾、肝、腎的經絡向上運行,進而推動全身氣血的運作。

扳腳的作用不在拉筋,排濁氣有助正氣的流佈,對「身、心、靈」有安定作用。

拉筋是一種運動,拉筋之後要有復舒的動作,坐姿也可以拉筋,但這個坐不是靜坐的坐。

拉筋會引起肌肉神經繃緊,在靜坐中拉筋違反「不在肉體下功夫」的原則。過度「拉筋」會損傷肌肉、骨骼、神經乃至肌腱、軔帶等組織,引起痠痛。以前有人誤將扳腳當成拉筋,教人要全身用力,從頭部的頸椎到腰椎乃至尾椎都要用力拉,結果造成脊椎損傷,是引發一堆問題。師尊八十歲創天帝教,傳下急頓法門,老人家不會大費周章的教我們用這種方法在肉體上下功夫。

濁氣可以從腳底排出,因為湧泉穴如同人的鼻孔一般,有進氣與出氣的雙向作用。古時的修道人重視腳底湧泉穴的功能,冬天的時候會穿著較厚的襪子,對人體有防護之功。

陰濁之氣從腳底排出的感覺像蓮蓬頭滲水一般,有點溫濕,量大的時候則像滲尿一般。有人在扳腳的時候可以看到腳盤的四週出現霧氣,那是在人體之內呈液態的陰濁之氣以氣化的方式排出的結果。當然修行有成的人,靜坐時身上發出亮光,那是心光、神光不是濁氣,身上如果有濁氣,大多從下半身出來。

大部份的人扳腳的功夫不夠,只在入座後,過渡式的應付一下就收腿,結果因為濁氣阻塞,兩腿痠麻立現,坐不到半小時就撐不住了。扳腳真正排出濁氣之後,兩隻腿腳會變得鬆軟舒適,想要盤腿的時候用三根手指頭將大腳趾提起,整隻腳像泡過水的油條一般,軟QQ的隨你擺佈。

扳腳所需的時間長短因人而易,扳腳是必要的程序,也是功夫的累積,感覺兩腳鬆軟完全放寬,可以完全服貼到地板上了才是扳腳動作完成。師尊在課堂上提示我們:「濁氣排除一分,正氣就下來一分」排濁氣關係到煉元神與默運祖炁的效果,不可不慎。

坐到中途,覺得腰痠腿麻時,試著將身心放寬可以舒緩氣壓,如果忍不住了,將腳放開,再做排濁氣的動作,逐次漸進,一定會有進步。有人說盤腿之後就不能放,那是誤人之說。我陪師尊打坐多年,老人家很累的時候,將腿放開一會兒再收回來,正常!

 

廿六、扳腳動作的要領為何?為甚麼下座的扳腳比上座重要?

師尊上座的扳腳有一個很明顯的動作,就是:兩腳伸直後稍稍向前推伸。推伸的要領是將「腳後跟」向前頂,然後放寬。

筆者體驗放寬的方法是在雙腳伸直、腳跟向前頂之後:「大腿放鬆,小腿放鬆,膝關節放鬆。手撫膝蓋進行按揉,貫念師尊法相,默唸廿字真言,接引天地正氣」。

手撫膝蓋進行按揉,可以刺激膝部「關節液」適度的傳佈到骨骼組織裡面,避免阻塞形成腫脹。腫脹會壓迫神經,影響腿力的傳導。以前在鄉下地方,經常看到老婦人,拱著一雙腫脹的膝蓋,走路一晃一晃的,沒有腿力,大多因為缺乏「關節液」的滋潤或骨關節退化無法接收體液有關。

同奮貫念師尊法相,只要念力集中,就會感應師尊無形關照。

身上的肌肉放鬆則經絡疏通,在天地正氣與無形力量的協護之下,陰寒濁雜之氣容易向下排除。

「下座的扳腳比上座的扳腳重要」,這是師尊親口說的。因為剛剛上座的時候,我們身上的氣,陰陽交雜分佈全身,此時扳腳排濁氣只能先將下半身的陰寒濁雜之氣排除,上半身的氣還沒有沉積下來,要等到安下心來唸完口訣,乃至煉元神,默運祖炁之後,身上的氣才重新完成排列:「陰濁在下清輕在上」。所以在下座時候再做一次扳腳可以順勢將隱藏沉積的陰寒濁雜之氣排出。

如果匆忙下坐,沉積在下半身的陰寒濁雜之氣沒有被排出,起身運動之後,它們又被激盪起來,隨著氣血再度流轉全身,晚上睡覺的時候經由微血管傳回臟腑,明天起床會覺得身體很重,爬不起來。如果睡得很好,身上沒有陰濁之氣,你會很自然的伸懶腰,因為「氣能」自動團結伸展,這時候展現的就是內力、內氣。

arrow
arrow

    正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